传承农耕文化 乐享劳动快乐 浏阳这所学校的农耕文化周精彩纷呈
【资料图】
传承农耕文化 乐享劳动快乐 浏阳这所学校的农耕文化周精彩纷呈
科教新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讯(记者 刘芬 通讯员朱顺清 杨圆)“随着稻香河流就像奔跑,微微笑,小时候的梦我知道”“乡村四月闲人少,采了蚕桑又插田”……5月31日上午9时,浏阳市高坪镇高坪村的水稻种植基地里,高坪初级中学七年级的60多名孩子,唱着歌、背诵着诗文将一年一度的农耕文化周拉开了序幕,水田里笑声、掌声、呐喊声、经典诵读声、歌声一浪高过一浪,在仲夏的青山绿水间回荡。
为了全面落实双减,全面实施《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标准》(2022年)7—9年级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的劳动清单,巩固湖南省中小学首批劳动教育实验校办学成果,加强学校已立项的省级子课题《基于双减背景下学科教育+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》和长沙市教科院十四五规划课题《农村初中三因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》的研究工作,以课程和文化引导孩子们在田园探究实践,用劳动精神滋养师生的成长,丰富学校精神内涵,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举办了每年一次的农耕文化周。
插秧比赛、识别传统农具和现代农具、浑水摸鱼、了解稻作文化、水稻诗文朗诵、农耕歌曲拉歌赛、人间的每一缕炊烟都是对您的思念————致敬袁爷爷故事会、现场写生、水稻认养……仲夏时节,学校围绕水稻种植全过程的农活、农务、农工、农趣、农识组织师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农耕文化周。全校900多名师生一同参与,轮番参加活动,成了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。老师们带领学生在活动中释放天性,放飞自我,尽情享受着劳动的快乐、体会水稻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我从插秧活动中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,从浑水摸鱼中,感受到了劳动的趣味,从运秧比赛中,感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。”七年级2205班的谭欣怡同学参加完活动后感慨。
“我们组织老师带领学生全程参与活动,让学生出力流汗,亲历情景,亲手操作,亲身体验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,感受一粒种子到一粒米再到一碗饭的艰辛,我们学校利用租赁的20余亩农田,用来当做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我们的劳技老师以课题、课程、课堂为引领,注重劳动的技术性、文化性、趣味性,通过指导学生种植水稻、油菜等,以此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,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,感受着我国水稻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在全面落实双减的同时,打造学校劳动教育的2.0版本。同时学校将推出线上智慧劳动教育板块,利用chatGTP等人工智能软件,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,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教育紧密结合,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农人,用劳动为乡村少年描绘奋斗底色!”高坪中学校长魏裕鸣说。
标签: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